全国土壤物理化学属性数据库矢量及栅格数据分享包含以下内容:数据来源:数据源自世界土壤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京都协议共同倡导建立,旨在收集全球土壤数据。
数据制作过程中,考虑到1km栅格在小区域显示锯齿状的问题,我们将其属性与SOTER数据库空间链接,制作出矢量版本。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为15773个土壤测绘单位提供详细的土壤属性信息,包括土壤组成、表层和下层土壤的标准化参数以及最多9个土壤单元/表土质地组合记录。
安装: 确保电脑安装 PostgreSQL 数据库与 PyCharm 编译器,参考官方教程。调用: 使用代码调用数据库,如 Python 代码,进行数据查找与分析。Hwsd 数据库为全球土壤数据管理提供强大支持,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了解数据库特性与应用,能更高效地管理土壤数据,维护土壤资源。
创建索引:为SWAT模型创建一个详细的txt文件,记录土地利用类别与数据库中的对应关系。 土壤数据的处理: 数据来源:使用FAO和IIASA的HWSD数据库作为土壤信息的基石。 数据重分类:对中国和外蒙古的土壤数据进行重分类,并确保它们投影到同一坐标系。 数据整合:利用HWSD_DATA表进行编号匹配,整合土壤信息。
该数据库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08年开发,涉及国际土壤参考和信息中心(ISRIC)、欧洲土壤局网络(ESBN)和中国科学院土壤科学研究所(CAS)等知名组织。这些数据是使用IIASA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编制和组织的。
数据提取:从FAO和IIASA构建的世界和谐土壤数据库HWSD中提取研究区域的1km分辨率土壤栅格数据。中国和外蒙的数据源分别来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SOTWIS。裁剪DEM:裁剪研究区域的DEM,以确保土壤数据与地形数据匹配。投影至统一坐标系统:在GIS中处理DEM,确保其属性值唯一。
1、协调世界土壤数据库0版(HWSD v0)是一个全球性土壤数据库,提供土壤形态、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信息,以大约1公里的分辨率进行更新。HWSD数据库自2008年成立以来,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粮农组织、欧洲土壤局网络(ESBN)以及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共同建立。
2、数据详情如下: 数据包含7个深度层,每个深度层为一个tif文件,深度范围依次为0-20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50 cm和150-200 cm。 每个深度层包含至少1种至多12种土壤,每种土壤有40多种指标,具体指标包括酸碱度、含沙量、含水量、有机碳含量等。
3、在数据处理方法上,首先从全球土壤数据官网下载数据,然后利用access软件导出文件。接着,使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通过代码优化,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具体步骤包括读取数据、按特定标准进行分组过滤、提取关键层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层保存为.xlsx格式,以方便后续使用。
4、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因数据问题而犯难,今天就来继续做一波相关数据分享。以下提供了一些地理数据网站,这些网站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以供研究和分析。
5、数据来源:数据源自世界土壤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京都协议共同倡导建立,旨在收集全球土壤数据。数据制作:栅格数据处理:考虑到1km栅格在小区域显示锯齿状的问题,数据制作过程中将其属性与SOTER数据库空间链接,制作出矢量版本。
数据包含7个深度层,每个深度层为一个tif文件,深度范围依次为0-20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50 cm和150-200 cm。 每个深度层包含至少1种至多12种土壤,每种土壤有40多种指标,具体指标包括酸碱度、含沙量、含水量、有机碳含量等。
自2013年发布HWSD v2以来,HWSD在2023年更新为0版本,数据源包括多个国家的土壤数据库。HWSD0相比之前版本,增加了7个土壤层度,即D1-D7土壤层,分别对应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50 cm和150–200 cm的深度。
HWSD 0版本相较于4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扩展。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深度层的增加,从原来的2个深度层扩展至7个,深度范围涵盖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100-150cm和150-200cm,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土壤信息。
基于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土壤数据集(v2)此外,还有基于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土壤数据集(v2)的数据提供,为研究土壤特性提供了详细信息。
土壤可蚀性基础数据来源于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 v1),由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比例尺为1km格网,数据格式为Geotiff,时间为2009年。
1、在数据处理方法上,首先从全球土壤数据官网下载数据,然后利用access软件导出文件。接着,使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通过代码优化,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具体步骤包括读取数据、按特定标准进行分组过滤、提取关键层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层保存为.xlsx格式,以方便后续使用。
2、对于浮点型像素的栅格,可以采用“栅格转点”、“值提取至点”或“采样”工具,或直接通过重分类方法解决。完成属性表创建后,右键栅格图层连接和关联,选择之前导出的HWSD_DATA.xls文件进行连接。
3、每个深度层包含至少1种至多12种土壤,每种土壤有40多种指标,具体指标包括酸碱度、含沙量、含水量、有机碳含量等。
1、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为全球提供空间分辨率为公里的网格数据,该数据集包含土壤类型、土壤相位、土壤理化性状等信息。
2、在数据处理方法上,首先从全球土壤数据官网下载数据,然后利用access软件导出文件。接着,使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通过代码优化,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具体步骤包括读取数据、按特定标准进行分组过滤、提取关键层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层保存为.xlsx格式,以方便后续使用。
3、网址: webarchive.iiasa.ac.at/...HWSD数据库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合作开发,专为全球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模拟项目而设。该数据库包含丰富的土壤类型、相位、理化性质等信息,分辨率高达30。
4、世界土壤数据库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宄所、荷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宄所、欧洲委员会联合研宄中心共同构建。此数据库提供我国土壤数据库,以公里网格式采集全球数据,数据格式为tif栅格数据,坐标系统为WGS-84。数据库包含全球原始下载数据、全国土壤数据和分省土壤数据三个文件数据包。